第23章
“绿色通道进来的病人,脑外伤,我们刚拍过CT,家属还没到,人是警察送来的,家属在警局里。”
“我来看看。”
宋时微皱紧了眉头。
神外晚上接到的急诊会诊,一般不是醉驾就是打架斗殴导致的严重脑外伤。
她快速查看了病人的情况,又看了刚刚出来的颅脑CT片。
CT片上,男孩的头颅内,弥漫着大片的出血点,颅骨多处骨折,脑组织挫伤严重,颅内压已经非常高。
“病人送来途中,就已经发生过一次呼吸、心跳骤停了。”听澜面色凝重。
而躺在床上的男生,除了头上隆起的包,硬是把脑袋的外围撑大一圈的样子,看起来都没了人样,浑身也到处挂彩,能撑到现在也算是奇迹。
听澜额头上都出了汗,压低声音问她:“怎么办?这情况太严重了,就算手术,恐怕也是九死一生。”
按照以往的经验,这种程度的损伤,抢救回来的希望极其渺茫,而且术后很可能也是植物人状态。
更何况,现在家属不在,手术风险极大。
“手术!”
斟酌一秒后,宋时微斩钉截铁道。
“家属还没到,这……”听澜有些担心。
宋时微明白听澜的担心,家属没在的情况下,病人抢救回来还好,抢救不回来,严重的还要负法律责任。
“开绿色通道!我来联系手术室和麻醉科,做好术前准备!听医生,麻烦你辛苦下,帮我配合下警察同志,先跟刘院他们口头备案。”
“行,”听澜也一咬牙:“这边我来,手术就拜托了。”
说完,她转身和警察开始沟通。
作为第三方见证人,在宋时微准备手术的同时,听澜的工作就是把目前所有临床事实和诊断以及手术风险同警察交代,同时向医院这边备案,以防后续的意外。
……
手术室的灯,亮了整整一夜。
出血量巨大,脑组织挫伤严重,肿胀速度惊人。
手术过程异常艰难,出血点太多了。
宋时微站在无影灯下,精神高度集中,双手稳定而精准,沉着冷静地处理着每一个出血点,清除着挫伤的脑组织,小心翼翼地进行着减压。
直到第二天清晨的阳光透过手术室的窗户洒进来,病人才终于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当宋时微拖着极度疲惫的身体,走出手术室时,已经是早上八点。
警方一直守在外面,见宋时微出来了,连忙问:“孩子怎么样了?”
“回来了,现在会转到ICU继续观察。”
“辛苦了,宋医生。”
宋时微也松了口气:“应该的。”
她撑着腰去换衣服,却没注意到手术室外的走廊上外,还有另一个人。
贺凛昨晚来,除了送饭,还想和她谈谈看她想不想调到一个相对清闲、不用这么辛苦熬夜的科室。
但现在,看到她虽然疲惫,但眼里却闪着光的模样,他觉得宋时微早就做出了选择。
他只需要支持,不需要干涉。
……
院长办公室。
年过六旬、头发花白的院长看到贺凛亲自到访,有些意外。
“阿凛?你怎么来了?”院长是贺爷爷的老朋友,看着贺凛长大,语气熟稔,“是不是老爷子身体有什么不舒服了?”
贺凛微微颔首致意,语气沉稳:“王伯伯,您放心,爷爷身体无碍。”
院长松了口气:“那就好那就好。那你今天来是?”
“向市人医捐赠资金。”
宋时微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回到办公室,眼皮都在打架,只想立刻回家,倒在床上睡个天昏地暗。